| 首页 > 百家访谈 > 七夕节发展史:一段“文化愚公”的红豆情 yips症候群

七夕节发展史:一段“文化愚公”的红豆情 yips症候群

2015-08-20 11:26:31 来源:百度百家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转眼,七夕又至。

最开始七夕之美是从书本上读知的。杜甫写“七月七日长生殿”的凄美爱恋,杜牧赞“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赏心悦目,秦观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情....在那个寄情寄思于山水于天地万物、遍地都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

关于七夕,你能想到的是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仰望星空的惬意,与情人浪漫的约会,一束满怀深情的玫瑰,当作爱情信物的红豆,一场应时应景的爱情电影...我能想到的是一切以爱之名而生的事物。

七夕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然而其实最开始七夕节却是和爱情无关,它原本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穿针乞巧是它最开始的活动形式,之后因为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融入,七夕才多了一层浪漫的意思,加之而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之不惜浓墨重彩:汉有无名氏“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感慨牛郎织女相望不相语,宋有好女李清照作词“牵牛织女,莫是离中”叹其离情别恨,最有名当属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亦有白居易千古绝唱《长恨歌》....

终于,七夕节成为了一个多情的日子。

遗憾的是,很多年后,我们趋之若鹜地过着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方情人节,而对有着时间厚度和深远文化意义的传统七夕节却噗之以鼻,我们过不好传承了千年的自己的七夕节,却把别人的节日过得有模有样,没有谁真的会在七夕之夜钻入丝瓜棚下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但大多数人会在二月十四日这天买大束的鲜花表达深情,这大概是一种讽刺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也不知是谁带头掀起了一股复兴传统之风,我们居然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年,七夕好像变得不太一样了:忽然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各种以“七夕”为名的活动,商场、小铺、餐厅、花店、电影院都被七夕的气息笼罩着,发展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购物网站上各种七夕的活动,微博、朋友圈各种社交软件刷着和七夕相关的信息,节日氛围骤然变浓。

或许是因为2006年七夕节正式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或许是因为后来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将七夕定为“我们的节日”,又或者是这些年来年轻人对汉文化的日益追捧....总之,七夕在国内的氛围完全变了,我们居然把七夕也过成了媲美于西方情人节的节日,这算是一种进步了。

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七夕之所以从无人问津的乞巧节变成现在令人期待的情人节居然和一家有着浪漫情怀的企业有着莫大的关系,一个是传统文化节日,一个是商业品牌,这两者似乎八辈子打不着一杆,然后这中间却是有着一个不被年轻大众所熟知的“文化愚公”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使得红豆的相思之意驰名古今,我们念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从此,红豆成了象征纯洁爱情的信物。

一千多年后,华语传奇天后王菲的一首《红豆》唱绝红豆相思的缠绵悱恻之意,我们唱到: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从此,红豆成了传唱美好爱情的音符。

比王菲的《红豆》更早的时候,一家以“红豆”为名、“相思”为意的民族品牌企业,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企业

  • 资讯
  • 军事
  • 财经
  • 企业
  • 娱乐
  • 体育

网友评论 +更多

  • 登录名
  • 密码
  • 匿名发布
  •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火凤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火凤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