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秘闻 > 美国二战中“使中国成为大国”计划失败

美国二战中“使中国成为大国”计划失败

2016-02-16 09:15: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为什么失败?所谓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帮助中国成为“强大、统一、民主的大国”,并围绕这一构想,展开种种政治上的努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美国芝加哥大学已故教授邹谠所著的《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就是研究了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朝鲜战争爆发这段时期,美国政府伟大的战略构想为什么会失败。

要了解美国政府的构想为什么会失败,我们要先来看看其企图把中国变为心目中的强国的战略的具体内容。1942年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构思了“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战略,它包含两项具体设想:第一是在国际政治方面,邀请中国参与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四警察国家”之一,维护世界秩序。罗斯福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提出了“四警察国家”的提案,由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四国“充当国际警察,防止或遏制侵略行为”;第二就是促使国共两党合作,以和平方式建立强大、统一、民主的中国。从这两项设想看,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方案,是一项“高尚”的政治构想,应该得到中国所有阶层人士的支持,但为什么会失败呢?

按邹谠教授的分析,美国这一“高尚”政治设想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美国自身的能力有限和后来军事战略的调整。太平洋战争初期,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美国非常需要中国。第一,需要中国为美国空军提供陆上基地攻击日本船队,需要中国的人力资源帮助美国建立空军基地;第二,需要中国军队“拖住相当多的日军,否则这些军队……会对盟国造成破坏性影响”,这就需要增强中国军队的抵抗能力;第三,美国把中国大陆视为将来反攻日本时的前进基地,这意味着美军将先在中国大陆实施登陆作战,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交手,并且在战后,美国可以对中国在战后的政制建设有发言权。

设想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错误期待。美国的第二项设想就是要在中国推行美式民主,让中国成为美国在政治上的附庸。但实际上美国民主政治策略与国民党政府结合时,天然地就有龃龉,因为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开始,奉行的政治策略就是一党训政,并且发展的趋势是巩固国民党的专政,“使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让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就是对国民党政府统治基础的动摇,因为国民党是“一个主要兴趣在于维护个人权势,排斥外来者,为争地位而相互倾轧的保守的政治集团”,当时一位在华美国外交官戴维斯在1944年底给国务院的备忘录中甚至认为,由于承认蒋介石政权,美国“已被牵扯进一个逐步腐朽的政权,并在和中共建立军事和政治合作方面受到了严重限制”。归根到底,在邹谠看来,由于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及其政党的腐败,使得美国的“高尚”设想难以实现。

设想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轻视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美国当时在中国的外交官缺乏意识形态常识,认为共产党具有的是民族主义而非共产主义性质,忽视了列宁主义组织原则的性质要的就是全部政权,以便全面改造国家。正是美国对意识形态认识的不清晰,致使在支持谁放弃谁上首鼠两端,导致失败。

其实美国“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治构想战略,并不是真正要把中国变为大国,其真实目的应该是要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因为美国在19世纪末开始跻身一流强国,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国意识已经非常强烈,而建立对中国的支配地位,则是大国地位的全面巩固。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对这种意识的理解可能会更清晰。

1844年,美国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基本可以看做近代以来美国在中国正式经营的开端,也基本是在这个时候,美国开始逐步提出针对这个东方大国的外交策略。1899年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德、俄、英、日、意、法等国发出照会,宣告美国政府关于“对华门户开放”的政策,即两条原则:保障各国在中国的贸易机会均等;保持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门户开放政策”表面看似乎体现了国际政治上的公平,美国政治家也把这一声明看做美国的国家理念尊重别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体现,甚至认为与美国的独立宣言精神有关,反映出美国的国家理由具有“道义上的优势”。但如果仔细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才发现真实的情况是美国企图通过“门户开放政策”,与其他占先的列强在中国利益均沾,但基于所谓的国家理由和道义优势,美国采取了非常灵活巧妙的策略,因为在当时,“每个政府都在利用它已经得到的东西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并加入争夺更大的利益的行列,但在海约翰宣布了‘门户开放’政策之后,没有一个政府敢于公开反对这个原则。这好像在一次会议上,他请所有相信真理的人站起来;这样,那些说谎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所以“门户开放政策”树立的就是美国的大国意识,并且是“美国拯救了中国”。

而且针对中国,美国的愿景就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大国将变成一个现代的、民主的、基督教的国家并追随美国的领导”。威尔逊总统曾说过,“中国人将美国看作是他们的朋友,在他们面临的伟大人物中以美国为他们的典范,这的确使我感到自豪”。这一意识和策略一直贯穿此后50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在太平洋战争后的十年达到顶峰,因为这一时期,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如何将其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加于中国,在远东地区培养其盟友或者政治上附庸,不但可以对抗苏联,牵制日本,还可以巩固其大国地位。

所以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还不仅仅是邹谠教授分析的原因,在背后潜藏的可能还有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急于建立主导世界的大国地位,因此其种种设想就过于一厢情愿,当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利益仍然是可以牺牲和排除的。

  • 资讯
  • 军事
  • 财经
  • 企业
  • 娱乐
  • 体育

网友评论 +更多

  • 登录名
  • 密码
  • 匿名发布
  •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火凤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火凤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