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社会热点 > 花甲母亲重拾“篮球梦”:年轻时系运动达人

花甲母亲重拾“篮球梦”:年轻时系运动达人

2016-02-13 12:58:35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花甲母亲重拾“篮球梦”

34年后,母亲重拾篮球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摄34年后,母亲重拾篮球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摄

  母亲:陈娥 年龄:60岁。 职业:中学高级教师 故乡所在地:辽宁省沈阳市

  大年初四下午,小区篮球场。一位身穿红色运动服,两鬓斑白的女士,用标准的“三八”式投篮,打板入筐……虽然脸上满是皱纹,但她的眼神散发着光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女士就是我的母亲。

  年轻时的母亲是运动达人,她曾是沈阳市和平区女子篮球队的主力得分后卫。婚后,因为照顾家庭,她没有时间再去打球,篮球生涯就此停滞。

  这一停滞,便是34年光景,直到母亲进入花甲之年。

  和所有人一样,亲人的离别是母亲很难过去的坎儿。这几年,多位亲人因病去世。母亲是在医院陪伴照顾他们最多的那个人,由于劳累和伤痛,母亲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起来。

  母亲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她和父亲开始学习养生,希望不会因为身体问题成为我的负担。

  今年开始,她重新练习打篮球,要重拾曾经的“篮球梦”。

  阴历腊月二十八晚上,刚刚下了火车,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小伟,到沈阳没?我掐着时间呢!妈做了你最爱吃的全虾饺!”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期待又急促。

  我回了句:“妈,到啦,我一会就到家,放心哈!”

  车停到小区门口,身穿加厚羽绒服的母亲已经提前在门口等我。母亲的左腿膝盖因为滑囊炎的缘故走起路来不太灵便,看到我下车,她加快了脚步,我赶紧说:“妈,你慢点儿啊,别摔着啊!”

  就这样简单的对话,开始了我与父亲母亲的春节时间。

  与篮球结缘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成长在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姥爷和姥姥在沈阳市教育系统工作,受他们的影响,姥姥家5名姊弟有3名是教师。因为成长的年代不同,从事教师职业的经历各有不同。

  小姨北大毕业,分配到了沈阳市排名前三的高中。舅舅学习成绩优秀,到中学任教后又下海经商。母亲是姊弟中的老大,本来也可以很早进入学校任教,但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跟着姥爷到内蒙古成为一名知青。

  3年后,母亲回沈阳时已经没有进入学校的机会。无奈之下,她去了一家商场做销售员。母亲常说,那时的她每天做梦都想当教师,因为她觉得教师是很高尚的工作,可以启迪智慧。

  那时,母亲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开始自学高考,一看就看到深夜。正是这股拼劲儿,1年后,母亲终于如愿,调到了沈阳一家纺织厂担任教师。

  正是在这段时间,母亲因为身高1米7几,是厂里女职工中为数不多的大高个儿,被厂里的篮球队选中,开始接触篮球。

  不知是否是姥爷曾经爱打篮球的缘故,母亲的篮球天分很高,投篮很准。打球两年后,她被和平区女子篮球队选中,司职得分后卫,开始了篮球生涯。

  母亲的球队成绩很出色,拿过全市亚军。父亲没有因为她打球而怨责,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家务。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母亲听球队队友说有一所中学需要年轻的教师,便报了名。

  让她没想到的是,笔试、面试都很顺利。入职前的试讲,母亲准备了两个晚上,试讲很成功。

  在父亲的印象里,母亲一直有一股“狠劲儿”。他常会讲:“什么事情只要你妈想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

  的确,母亲到这所中学工作后,班里的成绩总是在年级里排名第一。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高级教师。

  后来,因父亲的工作需要到全国各地出差,少有时间照顾家庭。母亲放弃了篮球,专心工作和照顾家庭,此后的34年,再没有摸过篮球。

  失亲之痛

  回想以前打球的经历,母亲常说:“打篮球的时候可以忘掉一切压力和烦恼,那段时间非常快乐。”

  然而,这几年,母亲的脸上很少露出笑容,更多的是劳累与心痛。

  这几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二舅因患病相继离开了我们。父亲和母亲都是家里的老大,照顾老人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父亲工作有时会比较忙,退休后的母亲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工作。

  那段时间,只要工作不忙,我也会不定期地抽时间回沈阳。每每回到家或是在医院里,总会看到母亲脸上的失落。

  父亲和母亲常会回想起他们结婚后爷爷一家和姥爷一家相处时的和睦。爷爷和姥爷的关系非常要好,常会一起喝点小酒,双方家里有事情,都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帮忙。

  我清晰记得,姥爷病逝当天,我和母亲给姥爷换好“新衣”。母亲突然跑到医院走廊里,望着窗外,眼泪夺眶而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母亲流泪。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外面即使受了很大委屈,回到家里仍然不会表露出来。

  母亲总会念叨:老人就是家里的宝,家里的福。现在老人都不在,家里少了很多生气和念想。

  那时,父亲和我打电话时总会提起,老人和二舅的相继离开,对母亲打击很大。让我多回来陪一陪她,看到我,母亲才会开心一点。

  重拾篮球梦

  这些年,照顾老人和二舅期间,长时间在医院守护和往返奔波让母亲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骤增,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这让我会不时地产生放下北京的一切,回老家陪伴父亲和母亲的想法。

  可是,每每我提及这个想法,就会遭到父亲和母亲的一致反对。

  父亲和母亲心里明白,他们现在都已年过花甲,他们的健康成为我最担心的问题。如果他们的身体出问题,我会不顾一切的回来照顾他们。

  因为亲人们的离世和我的担心这两个因素,从去年起,他们开始关注养生。各个电视台的养生节目成了他们每天的首选。母亲看到适合他们的饮食菜单,会用手机立即拍下来。母亲还经常上网,了解养生知识。每每给我打电话,“工作再累也不能熬夜、吃东西多吃粗粮”等类似的话题总是母亲首先提醒的内容。

  从去年春节起,我每次回到家里,都会发现父亲和母亲无论在饮食还是生活习惯上有了新变化。比如,每天要吃红薯,吃核桃,春天和夏天喝绿茶,秋冬喝乌龙茶和普洱。两个人每天散步1小时,并开始学习打坐,定期体检。40年烟龄的父亲也逐渐戒掉了烟……

  我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打消我的顾虑,让我在北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更安心的工作和生活。

  有一次,我回到家,母亲问我在北京是否一切都顺利,我说:“挺好的。”母亲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也不能报喜不报忧啊。”我以微笑回应。

  母亲是懂我的。她知道,我是个孝顺的儿子,不会把在北京经历的酸甜苦辣都告诉她和父亲。我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而这也是他们对我的希望。

  今年除夕,吃团圆饭的时候,我打趣地问母亲:“妈,楼下就是篮球场,你还想找一找年轻时的感觉不?”

  母亲愣了一下,笑着说:“行啊,30多年没碰篮球了,正好再找找那时候的感觉,锻炼下身体。”

  初四下午,母亲在小区球场投篮,我为她捡球。

  虽然她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轻灵,但却依然专注,眼神中显露出我许久没有看到的快乐……

  注视着她,我仿佛看到了那位身手矫健的年轻女篮后卫,高位跳投、突破上篮,球入筐后,全场欢呼……

  ■ 同题问答

  1 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

  你要注意身体,要懂得知足。

  2 用一个词总结母亲的2015:

  劳累后的平静,开始学会享受生活。

  3 2016年母亲的愿望:

  一家人健康、平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 资讯
  • 军事
  • 财经
  • 企业
  • 娱乐
  • 体育

网友评论 +更多

  • 登录名
  • 密码
  • 匿名发布
  •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火凤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火凤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