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今日关注 >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日前发布 非诚勿扰季亮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日前发布 非诚勿扰季亮

2015-11-30 11: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日前发布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致辞

  中新网11月30日电 27日,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与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发布了《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报告》、《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分析报告》、《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等研究报告。

 

  据悉,《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与《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是教育部批准、由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课题组承担的2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此次是在江南大学和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指导下,由课题组连续推出的第四个年度报告,也是该基地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发布近年来食品安全与网络舆情的状况报告,总结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新经验,分析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新形势,揭示未来面临的新问题,共商贯彻中央精神的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朱长学指出,未来还将与学界展开更多的合作,继续研究与发表食品安全深层次课题。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代表课题组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2014年中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供应数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总体呈现“逐步向好”的基本格局;以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实现了新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人士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海内外各种媒体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确实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这一基本面并非因为不同看法、不同声音而改变。

  《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指出,2005-2014年的十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到227386起,平均全国每天发生约62.3起,处于高发期,并在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当年发生事件38513起; 2012年起事件发生量开始下降,2013年下降至18190起,但在2014年出现反弹,上升至25006起。

  《分析报告》显示,最具大众化的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酒类、水果与水果制品和饮料是发生事件量最多的五大类食品,发生事件量之和占总量的40.54%。食品供应链各个主要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安全事件,但60.16%的事件发生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75.50%的事件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其中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占总数的31.24%,其它依次为造假或欺诈、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无证或无照的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等。

  《分析报告》还指出,2005-2014年的十年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成因十分复杂,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必然结果。我国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组织形态虽然在转型中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以“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多发性具有现实基础;同时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产业链长、触点多,更由于诚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不到位,在“破窗效应”的影响下,必然诱发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此外,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探索中逐步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市场与社会间,地方政府负总责与治理能力间的匹配关系,体制滞后是事件多发的体制原因。(中新网生活频道)

  • 资讯
  • 军事
  • 财经
  • 企业
  • 娱乐
  • 体育

网友评论 +更多

  • 登录名
  • 密码
  • 匿名发布
  •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火凤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火凤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