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业动态 > 聚美优品到底有没有造假?

聚美优品到底有没有造假?

2014-12-21 14:30:38 来源:i黑马 | 作者:王方

i黑马:半年前还是中概股娇子,现在却遭万人围攻,聚美啊优品,它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做错了什么?

12月9日,一美国事务所说,正调查聚美是否发布虚假、误导性信息,包括当前业务、业务前景、供应商数据行为。4天后,又一帮律师发声明,说要代表股票投资者起诉聚美,观点浓缩成3句话:

■聚美优品改变其营收模式,即从市场服务转型为商品销售;

■这一转型对聚美优品此前的成功财务业绩构成巨大风险;

■而且,聚美优品并未像其承诺的那样扩大市场服务。

现在数数,起诉聚美的律师事务所有5家了,其中有一家国内公司参与——郝俊波事务所。

郝俊波告诉黑马哥,现在起诉的理由还太笼统,律师获得的信息并不比投资者多。怀疑的依据是聚美最近的第三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1.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33亿美元增长28.0%。业绩比预期太差,引起多家事务所怀疑。

但他也表示,这说明不了什么。美国跟中国不同,即便没有充足的证据,只要是合理怀疑,都可以立案,也许聚美并没财务造假。

现在还是寻找原告阶段,接下来才是搜集证据。郝俊波称自己可能会向被告索要证据,比如会议记录、与高管谈话等。

近期业绩太差应当合理怀疑

先把律师起诉的焦点用白话翻译一下:聚美,你为毛要转型做自营?做自营后,就维持不了之前招股书里的业绩,你这不是骗人吗?况且你当时也没说自己要做自营啊?

从这一点看,聚美是有错的,在招股书中,他是坚定要走开放路线的。

好,来看看聚美当时是怎么描述的。

/

此前的优势描述中,他说聚美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化妆品电商,为此第一项策略就是不断扩张商品品类。这给投资者无限想象空间,扩张品类的大多做法是走开放平台路线。

/

继续往下看,这就是重点了。聚美说,要继续扩大与第三方商家数量。到这儿基本能理解律师说的,你为毛没告诉我你要做自营?这里明明说是要扩大嘛。

/

在业务介绍中,黑马哥还找到这样一句话。截至去年9月30日,我们已拥有1400家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又给投资者无限想象。

/

他说,如果聚美不扩大与第三方商家数量,公司增长的业务、规模增长会受到影响。言外之意,就是要狠狠发力开放业务了。同时,他又时不时透露出对开放业务的担心。这让投资人非常恼火。

/

在风险因素里,他说随着第三方商家数量增多,很难确保它们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用户,如果它们卖次品、卖假货或是非授权商品,公司可能面临索赔。

针对第三方商家,后面还有几个专门描述的。

/

表中Marketplace services指的是开放业务带来的收入,奢侈品归在其中。2011年开放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达84.8%,自营收入很少。到2012年就迅速降低到10.4%,2013年又回升至14.5%。也就是说去年4.83亿收入中,仅7000万美元是开放业务。

问题来了,即便这7000万美元全砍掉,对聚美业绩影响也不过如此。况且开放业务中,奢侈品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核心品类服装并未砍掉,业绩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些确实值得那帮事务所律师怀疑,聚美应该主动站出来解释。

自营路线有没有错?策略正确但沟通有问题

为了避免别人说黑马哥写软文,还是要帮陈欧说几句好话。撇开财务造假嫌疑,砍掉开放业务,全面转向B2C自营,这是正确的策略。

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既做B2C自营又做开放业务的电商,赢家基本上没有,亚马逊也在探索。为何?若把自营业务当成一个商家,开放业务当成许多商家,中间会产生许多悖论。

1、成本悖论。聚美自营体量4亿美元,哪一个第三方商家能拼得过它?它可以靠规模拿到最低的采购价,若是同类sku,谁拼价格都拼不过他。其次,它可以依靠规模摊薄各项费用。为公平起见,以下用招股书数据举例。

■随着规模增大,聚美的履约成本是下降的,去年占净成交额的12.3%,包含仓储、物流费用;

■市场费用也在下降,为10.4%。而2012年同期为15.6%,包含营销、广告费用;

■技术研发、行政管理费用分别为1.9%、1.8%,微增,主要是人员增加,福利薪资提升。

■综上,聚美的费用一共才26.4%,毛利率达到这个数就能盈利,而聚美自营毛利达40.8%。

因此,聚美自己卖的货永远是最便宜,永远最赚钱,哪个第三方商家都竞争不过。

2、利润悖论。上面也提到了,自营业务毛利润能达到40%以上,不再赘述。

3、质量悖论。聚美的自营品类商品是要入公司库存的,他可以自己抽检,控制商品质量。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聚美透露已在10月份自建光谱实验室。

/

如图中所述,该实验室每个月能检查300个sku。

但第三方商家就不行了,他们自己有库存,自己发货,质量无法保证。聚美只能查看授权书,让他缴纳保证金,做一些事前预警,但并不能杜绝问题,因此假货频现。

以上三点说明,没有一个第三方商家能比自营更赚钱、商品质量更好、成本更低。既然如此,何不专心B2C自营业务呢?

有人说,纯自营规模怎么上去呢?黑马哥说,运动员裁判只能当一种,要选择规模你就去学阿里,不做自营全部是开放业务。

策略上看,聚美走自营路线并没有错,错在沟通问题上。为何不及时跟投资者披露,为何不及时向媒体公开?这一点聚美应当反思。

  • 资讯
  • 军事
  • 财经
  • 企业
  • 娱乐
  • 体育

网友评论 +更多

  • 登录名
  • 密码
  • 匿名发布
  •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火凤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火凤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